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欢迎您的来访!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会议综述】第十二届中国社会学博士后论坛暨第四届社会学青年论坛

【会议综述】第十二届中国社会学博士后论坛暨第四届社会学青年论坛

 2017-08-30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社会治理现代化

——“第十二届中国社会学博士后论坛暨第四届社会学青年论坛”会议综述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尹木子

 

2017624-28日,第十二届中国社会学博士后论坛暨第四届社会学青年论坛在浙江师范大学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联合主办,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共同承办。出席论坛的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浙江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等近五十所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百名专家学者。本次论坛包含专家主旨发言,博士后论坛和青年论坛三个部分,众多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展开了热烈而深人的交流研讨。

开幕式之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研究员作了大会主旨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杜志雄研究员、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毛丹教授分别作了主题演讲。此后,会议分主题开展了博士后论坛和青年论坛。博士后论坛包含了四个主题:社区治理,城镇化与农村发展,贫困救助与社会政策,组织、阶层与文化。青年论坛的四个主题分别为:国家与市场,社会组织与生活方式,社区建设与社会治理,农民的生产与生活。20173月发出会议通知以来,论坛收到全国各地学者投稿论文50余篇,内容涉及多个领域,理论视野宽广,体现了博士后和青年学者们较高的学术水平。众多参合专家学者对本次论坛表示出了肯定,对中国未来学术进步坚定了信心。

一、开幕式及主旨发言

2017625日上午830,第十二届中国社会学博士后论坛暨第四届社会学青年论坛隆重开幕。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教育局副局长高京斋,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杜志雄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孙壮志研究员,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张根福教授,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毛丹教授等人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翼研究员主持。

张翼研究员宣布论坛开始并介绍了参会嘉宾,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张根福教授在致辞中表达对各方同仁的感谢和欢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孙壮志研究员致大会开幕辞,表达了对大会的信心和期望,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教育局高京斋副局长发布了第五批《中国社会科学博士后文库》成果,希望《文库》能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并积极投稿。最后,来自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的林晓珊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博士后)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王磊分别作为博士后和青年学者代表进行了热情洋溢的发言。

专家主题发言环节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研究员首先发表了题为《我国阶级阶层结构变化及相关热点问题》的主旨报告,对中国改革以来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进行了梳理,内容涵盖了中国阶层关系、社会结构、社会公正、社会政策等领域,引起了在场所有专家学者的强烈反响。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研究员进行了题为《中国农村转型的战略问题》的演讲,对中国农村发展轨迹进行了整体勾勒。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杜志雄研究员的演讲主题是《主体重构与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中国农村改革和未来发展战略作了详细阐释。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毛丹教授在《基层社会研究刍议》演讲中梳理了建国以来我国基层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使参会学者对中国基层社会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

二、博士后论坛

1.“社区治理”主题

本主题由六位博士后从各自关注领域出发进行了发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孙壮志研究员担任主持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翼研究员和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教授黄晓星担任评议人。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孟翔飞在发言中指出中国社区自治的未来模式是由社区居民参与的社区和政府的合作治理。国家、市场和家庭作为“福利三角”,在内城贫困社区治理中缺一不可。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李晓壮阐释了以治理理论为依据,构建目标层、理念层、动力层、任务层四个维度的城市治理体系理论框架,以指导城市治理现代化实践。

天津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李培志通过对天津街道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建设实践的分析以及对几个典型联合会日常运行的观察,讨论建构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新型服务平台的路径选择。

河海大学蔡萌生强调了准确定位水利行业扶贫的培训目标和需求、强化培训效果、保障落实培训对象的增收脱贫、切实增强贫困户和贫困人口获得感的重要作用。

云南财经大学财经与公共管理学院韩全芳阐述了云南边疆地区公共安全的现状,并对公共安全治理进行了详细阐述。

浙江省委党校董敬畏在报告中指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流动人口并未因其流动带来这一群体的身份消融与城市融合,应构建流动人口群体融合认同,推进城镇化进程。

六位博士后从各自关注的领域对社区治理这一主题进行了探讨,得到了参会学者们的好评,并展开了热烈讨论。

2.“城镇化与农村发展”主题

本主题由六位博士后进行了汇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赵克斌担任主持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王春光研究员和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孟翔飞教授担任评议人。

杭州师范大学赵定东在发言中阐释了影响农民“半城市化”生活方式变革的主要根源——对政策推力的反叛、乡愁的留念和城市性缺场。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郑鹏通过对一个“国家引导与村委代理”的回族社区设施农业项目过程的考察,分析在“国家引导发展”过程中发展代理人的实践过程。

宁波市社会科学院史斌在论文中阐述了网络规模、异质性程度、工具性关系和情感性关系等指标对流动农民工社会融合的影响。

北京工商大学杨建海指出当前由于家庭养老弱化和社会养老不足,农村养老面临困境,并对农地制度改革进行了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张立龙在CSS2013CSS2015数据分析基础上对农村流动青年与未流动青年的就业选择进行比较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张文博从年龄和性别挤出两个面向探讨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考了发展型政策和相对剥夺的议题。

六位博士后的发言内容引起了在场学者的关注和认可,对参会学者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给予了启示和新的思路。

3.“贫困救助与社会政策”主题

本主题共有六位博士后进行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学研究》编辑部主任、副研究员杨典担任主持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吴小英研究员和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副教授李棉管担任评议人。

中央农办的陈春良关注犯罪向发达地区集聚和向外来人口集中的机制、机理与政策应对,创新性地从宏观计量分析和微观计量分析两个视角展开了系列论证。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马峰采用了罗纳德·英格尔哈特的理论视角来理解当今危机背景下欧洲民粹主义兴起的社会根源性问题,并借此深入分析欧洲民众生存不安全感上升的内在机理。

湖南商学院陈立周认为发展主义是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在全球制造不平等的产物,指出第三世界要摆脱发展主义,必须基于民族文化,走内源的发展道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戈艳霞在指出疾病照料负担对困难家庭劳动力就业的负面影响远高于普通家庭,建议增加对困难家庭的托护服务支持,提升困难家庭的发展能力。

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张慧指出失独妇女生存状况堪忧,应该从宏观政策建议、中观社区参与及社会组织培育、微观个体化一对一服务来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常熟理工学院周艳指出,目前社区居委会和民办社工机构各存利弊,二者可能都将面临着转型与重新定位的问题。政府应在积极推动各因素有利变化的基础上,做好居委会能力评估,并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

六位博士后从各自关注领域对贫困和社会政策进行了透视,对当今中国存在的某些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引起了在场学者的共鸣。

4.“组织、阶层与文化”主题

本主题共五位博士后进行了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科研处副处长、副研究员刁鹏飞担任主持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罗红光研究员和吕鹏副研究员担任评议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姜宁宁认为,新社会组织在行动上表现出整体性、灵活性以及模糊性等特征,共同指向了新社会组织正努力建构的合作机制,这些合作机制表达了一种总体性追求。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闫雨指出,在多元文化对话的平台上,宗教文化“善”的共性有利于扩大互动,消解宗教冲突,走向宗教文化实践共同体,成为社会多元治理的重要主体。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于琴以《人民日报》头版廉政报道为语料进行分析,揭示出廉政话语的深层结构由结构观下二元对立的主客体关系走向建构观下官方话语与大众话语互文共现的主体间性关系的历史趋势。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曹雨关注了为推动旅游业而进行的饮食文化改造的问题,通过田野调查的方法,探讨了连南县行政手段干预下的饮食文化发展历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刘怡然认为,多种力量共同制造并强化了一套有关口红的“巫术”,而多样的网络平台客观上将口红的私人内涵进行传播,逐渐转入公共领域,强化了其“巫术”作用。

五位博士的研究领域具有鲜明的特点,给参会学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与会人员对这一主题有了新的认知。

三、青年论坛

1.“国家与市场”主题

本主题有四位青年学者依次进行了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吴小英研究员担任主持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王春光研究员和浙江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范晓光担任评议人。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副教授许涛指出群体的冒险精神既可以是文化进化发展的结果,也可以是文化传播的结果,还可以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哪种机制主要与社会情境相联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吕鹏副研究员和浙江大学社会学系范晓光发现中国私营企业在营业收入持续上升的同时,企业主的地位认同却整体趋中化,呈现“盖茨比悖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王田田阐释了民营企业的内部腐败与公共权力腐败的性质不同,国家权力介入治理的方式、程度应当具体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向静林认为风险分担规则的不确定一方面源于特定制度环境中的多元合法性基础,另一方面则源于地方政府与市场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

四位青年学者的发言理论性强,分析透彻,得到了参会人员的一致好评,并就相关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2.“社会组织与生活方式”

    本主题有五位青年学者依次进行了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科研处副处长、副研究员刁鹏飞担任主持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罗红光研究员和云南财经大学财经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韩全芳教授担任评议人。

亚太研究院贾征宇以结构化理论分析党校向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的影响因素,指出党校智库的话语能力欠缺,党校在政府决策咨询中出现多层面失语,提出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党校智库的对策。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林红指出自证式实践是非政府组织建构其作为环境治理乃至国家治理主体合法性的有效路径,而基于多行为主体差异的实践场域,将成为(或已成为)建构“善治”可能性并检验其有效性的实验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宋煜汇分析了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分布状况,按照“购买与收买”的分析框架来解释政府购买服务时所呈现出的内在逻辑。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张斐男阐述了通过“生活理念——社会理解——社会定义——生活习惯”这一套机制如何形塑绿色生活方式。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包来军阐述了纪录片对绿色发展理念进行大众传播的内容及特点,并提出进一步推进绿色生态纪录片发展的对策建议。

五位青年学者提出的观点十分新颖,密切联系了中国发展实际和未来发展趋势,引起了参会学者热议。

3.“社区建设与社会治理”主题

本主题共有四位青年学者进行了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青少年与社会问题研究室副主任田丰副研究员担任主持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樊平研究员和杭州师范大学教授赵定东担任评议人。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黄晓星认为社区治理的三个重点——社会服务、居民自治和社区协商——在领域化和社区主体性中得到了解释,并进一步提出了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解释框架。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袁松认为,浙江农村城镇化推进过程中正在发生从“富人治村”到协商治理的转型。巨大的资源流量与密集的利益矛盾反而激活了普通群众积极参与村民自治,并在村庄共同体归属感的基础上形成利益妥协、观念变革与共识形成。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蒋来用指出,十八大以来,国家监督体制的运作机制进行了重大改革,然而在地方改革的实践中仍然存在局限。在此现状下,他提出了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若干建议。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韩振武从在苏州市健康城市试点的实践中发现诸多问题。建议地方和中心工作,致力于健康环境、健康服务、健康产业、健康社会、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工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探索新路。

四位青年学者从各自关注领域对中国社区和社会治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得到了参会学者的认可。

4.“农民的生产与生活”主题

本主题共有五位青年学者进行了发言,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副院长林晓珊教授担任主持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学研究》编辑部主任杨典副研究员和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鲁可荣教授担任评议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汪建华考察了珠三角和长三角区域差异,指出不同的劳动体制导致了两地的农民工家庭流动趋势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为我国当前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提供了启示。

淮阴工学院苏北发展研究院刘海健以河东村果品市场风波为个案,分析了农民关于集体行动合法性的认知样态及其深层诱因,指出农民“法理一体”的认知样态的形成与农民长期以来形成的特定生存境遇不无关系。

中山大学港澳与内地合作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戴思源通过定量统计,分析了不同人群在现代消费工具上的使用偏好,指出在日常现代消费实践中存在明显的代际差异。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王磊指出,公平感不仅与个人利益和横向相对剥夺有关,也与个人的过去经历和对未来的预期及其实现程度有关。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徐宗阳探讨了来料加工的集中加工点的生产管理与人情的密切关系与作用机制,指出经纪人依靠了乡土中原有的人情与关系,最终达至了维系人情和保证效率的双重效果。

五位青年学者的发言立足当今中国发展实践,对热点问题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剖析,在新农村建设中提出了值得关注了议题,引起了参会学者的热烈讨论。

 

本次论坛得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的高度重视,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的积极筹备和通力合作下,“第十二届中国社会学博士后论坛暨第四届社会学青年论坛”成为参加最为集中、人数最多的一届论坛。通过本次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社会科学学者共聚金华,围绕“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各个分支话题展开了热烈的交流、讨论和对话。在众多以学术为业的专家学者参与和支持下,无论是理论工作者还是实务者,无论是学术泰斗还是青年学者,无论是社会学学科背景抑或其他学科背景的研究者,都将通过这一平台和给予产生思想的碰撞,从而激起无数的学术火花和理论创建,必将对社会学的发展和创新产生深远的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版权所有
地 址:中国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电话:86-10-85195555
E-mail:huangln@cass.org.cn